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休闲娱乐

黑马《周处除三害》解析:集简洁与多面于一体

时间:03-08 来源: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39

黑马《周处除三害》解析:集简洁与多面于一体

关于《周处除三害》的汹涌舆论非常复杂,从尺度、表演、故事、邪教再到场外的抄袭风波,与春节档电影各自卖点鲜明的传播状况大不相同……读娱 | yiqiduyu文 | 零壹进入三月后,先打头阵的新片是《阿盖尔:神秘特工》《蜘蛛夫人:超感觉醒》,这两部一脸“炮灰样”的进口片在海外市场口碑票房已然崩盘,而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也早对进口片不甚热情,果不其然两部电影扑得毫无声音,《蜘蛛夫人:超感觉醒》上映4天了甚至还不到500万票房。和《蜘蛛夫人:超感觉醒》同一天上映的犯罪动作片《周处除三害》则成功压倒春节档豪强,成为节后首部新的日冠影片,上映5天票房突破1.8亿。灯塔专业版显示,此前《周处除三害》的映前媒体预测在8000万到2亿之间,如今的AI预测总票房则已突破4亿,成绩远超预期。不仅如此,《周处除三害》也在网络平台热度上成功接棒,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多角度的话题传播。 关于《周处除三害》的汹涌舆论非常复杂,从尺度、表演、故事、邪教再到场外的抄袭风波,与春节档电影各自卖点鲜明的传播状况大不相同。1内容的多面空间和多层魅力不过从电影本身出发,《周处除三害》给许多观众的第一印象却比较统一:一部“以暴制暴”的犯罪爽片。同时,来自港台黑帮电影的底色,加上来自“周处除三害”寓言故事和邪教屠杀桥段的隐喻,又提供了内地观众难得一见的cult气质和血腥名场面,总体来说是一部以爽片、猎奇为核心卖点的电影。宣传如此介绍:影片引用的“周处除三害”典故,见于《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据记载,少年周处身形魁梧,武力高强,却横行乡里,为邻人所厌。后周处只身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至此三害皆除。通缉犯陈桂林(阮经天 饰)生命将尽,却发现自己在通缉榜上只排名第三,他决心查出前两名通缉犯的下落,并将他们一一除掉。陈桂林以为自己已成为当代的周处除三害,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终要面对的罪与罚。电影《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提供了太多寓言式的情节,从而带来了极大的可解读空间,这是近几年国内院线中较为稀少的观影体验——这既是一部让你“爽到”的类型犯罪电影,又提供了足够多能供你回味的隐喻,让你无论是在名场面传播的社交模因中,还是在豆瓣长文影评的解读中,都能找到足够多的思维落点。这种多面性,或许是《周处除三害》能够超出票房预期的内在主因。论尺度或猎奇,近两年其实有相当多港台班底电影做了很多元的尝试,但那种所谓尺度往往都停留在动作和形式和犯罪电影风格的狠辣本身,而《周处除三害》却通过隐喻和反套路传递出了某种荒诞感,进而构成了每个观众都能有所回味的当代寓言,这是影片气质能够“震慑”到不少观众的重要原因。影片故事的第一层解读空间很明显。(以下有剧透)佛教中的三毒“贪嗔痴”在影片中分别以鸽、蛇、猪的意向出现,特别明显指代着片中通缉榜排行前三的林禄和、香港仔、陈桂林。前两者很好理解,鸽因为进食无度被视为贪欲代表,尊者林禄和劝他人放下一切自己却在暗里搜刮一切;香港仔因妒火暴打手下,以及在陈桂林造访发廊时威胁恐吓,嗔恨之意非常直接。而“痴”则相对隐晦一些。 佛教中“痴”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 说简单点就是糊涂,是不知道善恶是什么、贪嗔又是什么,不知道因果,也不明白对错,所以行事颠倒。 陈桂林的人生轨迹恰是如此——年轻混黑帮时单凭脑门发热去枪杀头目来扬名,凭着年轻力壮和运气躲过警察袭击,糊里糊涂活到三四十岁了被医生忽悠自己身患绝症,只好求神后前去自首,却又因为名次落后而起了效仿“周处除三害”而扬名的意念,结果又再次被尊者所迷惑,以为抛开所有就能赎罪,成为新造的人。陈桂林并非那种天生的恶人,而更像是永远停留在“拿刀砍人不知后果的初中生”阶段,是一个“停留在自己原始理念中”的 人。 而“除三害”的过程,也是陈桂林“破痴”后“觉”的过程。 所以集中于破“痴”的邪教剧情才会成为整部影片的高潮,陈桂林才会在杀死尊者、听到歌声再起后返身回去一一执迷不返的教众,换个角度来说,就像过去的陈桂林,为了自己想象中的名随随便便就成为危害一方的罪犯一样,陈桂林曾经如此相信自己想象中的扬名故事,又在自认为生命将近时如此相信尊者的理论伪装,或许他最终意识到“痴”的危害虽隐蔽,却往往是一切的根源,只有人们对自我所“信”本质能开始客观追问,可能才是对真相能有所了悟洞察的起点。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或许陈桂林才终于明白自己所求的“周处扬名”究竟是什么。所以这段戏虽然对邪教的刻画称不上深刻,但绝对也是中国电影史上足以留下痕迹的一幕。而从另一层角度来说,《周处除三害》又讲述了一个边缘人希望进入主流的徒劳讽刺故事。陈桂林显然来自一个缺陷、破碎的家庭,由祖辈养大,他的所有资本就只是他自己,但他却偏偏生来带着要扬名立万的想法,所以先是用极端手段混黑道成为通缉犯,后又在邪教所营造的集体氛围中迷失,但从始至终,他都从未真正进入过社会主流之中。过去的台湾电影经典,很多以对“青春”的多元解读而闻名于世。 除了那些青春爱情电影外,那些带着更凌厉外表的电影其实也在解说着青春的内核。 在同样由阮经天主演的《艋舺》中,这种青春隐藏在喊打喊杀之下的狂妄和挥霍中,而在杨德昌的经典之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青春或许是是哈尼的高大、无畏而脆弱的短暂一生,也是小四内心世界从纯净到混乱后的毁灭末日。所以再从另一层角度来看,在《周处除三害》中,阮经天所饰演的陈桂林同样是一个“少年”角色,虽然片中他的年纪早并非少年,但他从始至终的“痴”,既是上文所说的无明和糊涂,也是少年所特有的直白野性——他既带着爪牙外露的凶猛和危险,内里实则又是毫无防备不堪一击的脆弱,他开始是一张白纸,直到被那个世界染上最初的颜色,走上混迹帮派枪杀大佬再亡命天涯的路。阮经天之于这个角色绝对是天作之合,你想不到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他眼神中那份“天真”。除此之外,《周处除三害》其实存在相当多的影片瑕疵。警察角色的无能和时隐时现,陈桂林被捅一刀再钉进棺材活埋却随便破土而出,很多情节相当粗糙缺乏合理性。而在女性角色的呈现、被捕后情节的杂冗,也多多少少妨碍了这部电影的上限。2解读式传播:电影内外多重话题叠加效应《周处除三害》为社交网络提供了足够多角度的谈资,其传播逻辑极为突出地偏向于解读和讨论,而非过去一年常见的营销传播模式。比如论平台热度,《周处除三害》在如今影视宣发大热的抖音平台上其实并不突出,话题播放量累计近12亿,只和最近比较热门的网络电影《狂蟒之灾》《目中无人2》相近,比起春节档群雄动辄百亿的数据相差甚远;但在微博、知乎、豆瓣这些平台上的数据来看,《周处除三害》的热度基本都远超其他所有电影:灯塔数据所统计的微博搜索人数得分来看,从上映第二天开始一直是第一;而在知乎热榜上直到3月6日仍有两个《周处除三害》话题排在第三、四名;“如何评价《周处除三害》”的提问浏览量高达千万,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在内的所有春节档爆款在知乎上的讨论量;在豆瓣上,《周处除三害》已经有超42万人标记看过,这一数据与《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已经基本相当,而后两部电影票房收入都是《周处除三害》的十多倍。所以《周处除三害》的传播路线,很大程度上回归到了对电影内容的讨论本身。当然,关于邪教名场面的众多二创内容和更多网络模因造梗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那并非是驱动《周处除三害》持续破圈的核心动力。但《周处除三害》的话题破圈、扩散过程中,确实也有几个和电影情节本身关系不大的放大节点值得记录:其一是“尺度”的讨论,《周处除三害》的换盘事件再度引发了关于删减的讨论,话题不新鲜,但也很久没讨论了;其二是“名场面”,陈桂林枪杀邪教徒的场面视觉冲击力极强,导致相关截图在网络疯传,并带动了大量陈桂林、尊者、吉他、邪教洗脑主题曲的二创内容传播;其三是“抄袭”,台湾导演钱人豪发文指出《周处除三害》抄袭了自己的剧本“无法无天”,从故事核心创意到名字、情节等,当然双方各执一词正在打官司。 内容的好评如潮和抄袭疑云放在一起热度更高了,钱人豪的微博点赞已近10万。所以结合内容和传播情况,或许才更能理解在宣发预算平平的情况下,这部影片在如今的简中互联网中为何能激起大量不同角度的讨论。一部真正的影史经典未必能卖座,而如今能卖座的影片,绝大多数是要有“点”的,至少要让大众有足够多讨论和解读的空间,以及参与传播的足够动力。THE END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休闲娱乐